【个人简介】
王衡,1988年8月生于山东省枣庄市。2006-2016年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国家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现为中国澳门威斯尼斯人网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学、民主理论、社会调查与量化分析方法。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民主的基础理论与实证测量研究”(项目号:18CZZ017),在研。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民主话语体系建构路径研究”(项目号:19JF011),已结项。
3.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项目号:17JDKDB004),已结项,结项等级:优秀。
4.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新教师启动金项目“国家治理视阈下的香港政治发展”(项目号:17XNF019),已结项。
5.主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香港政治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项目号:ZK20170119),已结项,结项等级:优秀。
6.主持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项目号:19GJJC009),在研。
7.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研究”(项目号:17ZDA109),在研。
8.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国两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未来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项目号:16JJD810002),在研。
9.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关于自由的若干重大理念和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号:2016MZD024),在研。
【科研成果】
(一)著作
1.独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年版。
2.合著:《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参著:《民族复兴的制度蓝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二)论文
1.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的理论内涵与中国实践,《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6期。
2.论习近平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2期。
3.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红旗文稿》2018年第20期。
4.论香港政治发展的范式转换,《中国政治学》2018年第2辑。
5.政治信任、社会网络与抗争倾向——基于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比较,第二作者,《社会》2018年第1期。(《社会学文摘》201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理性增量、文化存量与政治社会化过程——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成因的实证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7.当我们谈论民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类型学分析,《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8.互联网、政治态度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1953名网民样本的实证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第4期。
9.在理性与文化之间——政治社会化过程与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形成,《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17年第1辑。
10.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第二作者,《社会》2016年第5期。
11.公众如何定义民主——理论分歧与实证测量,《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2.国家认同、民主观念与政治信任——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3期。
13.皇权官僚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古代考绩制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4.“绩效评价”抑或“政治评价”?——转型期中国公民民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管理学刊》2014年第4期。
15.从政治衰朽到全能主义——中国近代以来“集权-分权”模式的演变,《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6.超越“左”与右——国家自主性视角下的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三)理论文章
1.在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人民日报》2020年6月1日第9版。
2.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民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0日第8版。
3.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9日第4版。
4.香港政治发展重在有序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13日第7版。
【学术兼职】
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12年至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2017年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19年至今)
【获奖情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2017年)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
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2019年)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外教学优秀奖(2020年)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澳门威斯尼斯人网站(100872)
电子信箱:hengwang@ruc.edu.cn
版权所有 ? 澳门威斯尼斯人网站